首页

小刚yopoo中文字幕全集

时间:2025-05-30 03:10:27 作者: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连续五年攀升,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浏览量:17687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夏宾)过去十多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城市与乡村数字化建设齐头并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中国质量协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指数(DES-CSI)达86.4分,同比提升1.4分,连续五年创新高;2024年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达80.9分,连续两年增长,数字乡村发展动能不断释放,彰显“数字惠民”实效。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中国10余个重点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报告显示,2024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6个城市满意度首次迈进88分门槛,形成“第一梯队”;重庆、武汉以超城市平均分(86.4分)的表现紧随其后。15个城市满意度实现同比提升,长沙、杭州、深圳、北京增幅均超2分,数字经济“头部效应”与“整体跃升”特征显著。

  从服务业态看,20个数字经济主要业态满意度均超过85分,即时通讯、移动支付、线上直播位列前三。其中,线上直播、智慧旅游等新兴业态满意度提升最快,反映出数字技术与生活服务深度融合成效。

  值得关注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16个城市的平均使用率达34.1%,较2023年激增26.3个百分点,已融入办公、学习、娱乐等多元场景,但生成信息真实性、功能实用性等仍需突破瓶颈。

  从发展维度看,数字竞争、参与、保护指数均显著提升,消费者对创新应用丰富度、消费维权效率、交易安全的认可度大幅提高。尽管数字共享指数出现回落,但70.6%的受访者认可数字经济提升个人生活质量,折射出技术进步对民生的直接赋能。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持续提升,差异化发展路径成效初显。建设数字乡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报告显示,2024年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达80.9分,较2023年提升0.7分,连续两年保持增长。分省市看,北京以87.2分领跑,山东、河南超81分形成“第二梯队”;甘肃后发优势显著,满意度提升2.3分,成为进步最快省份。

  在发展维度上,数字乡村竞争指数提升显著,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乡村物流体系持续优化,农产品网络销售从业者数量显著增加。然而,数字参与指数出现回落,反映出乡村居民数字技能熟练度、网络消费潜力仍待挖掘。

  此外,数字共享指数稳步提升,83.7%的受访者认可网络质量与生活便利性的改善,但数字医疗、数字养老等民生领域仍需补短板。

  针对调研发现的城乡数字化发展不均衡、民生领域服务短板等问题,中国质量协会给出多项建议,一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提升乡村数字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因地制宜培育农村电商、乡村文旅等特色产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三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让数字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斯诺克上海大师赛落幕:丁俊晖无缘八强 奥沙利文夺四连冠

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弥合数字鸿沟 让互联网惠及所有人

利率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小幅上升,美债收益率继续下行拖累美元指数,黄金则乘胜追击录得日线八连阳,上周五盘中再创历史新高2195美元,一周累计涨幅4.62%,白银则拉升5.2%。

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台湾分会场,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总会长周弘奇通过视频连线发言谈到,在岛内部分人士的片面解读与记录下,台湾民众有关“二二八”历史真相的认知至今混沌不明,甚至沦为“台独”分裂势力激发民众仇恨的政治养分。

墨西哥学者:RCEP比CPTPP更能扛起“亚太自贸区”大旗

集二铁路起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南站,终点至中蒙边境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回望过去蓬勃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盈枝,一列列中欧班列跨越山海、飞纵江川,满载机遇与发展,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驶出,高歌以行、奔赴万里。十年征途漫漫,铁路口岸运输设备设施提档升级,总体服务质量和支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十年砥砺奋进,口岸铁路人用实干、奋进、奉献的姿态完成着祖国赋予的非凡事业,谱写了新时代共享未来的华丽篇章。

中方:美方应停止以国家安全为名,行打压遏制他国之实

数字技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给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瞄准核电厂产品数字化和过程数字化两大目标,建设少人值守、高度自动化的实体核电厂和过程数字化的虚拟核电厂,实现二者数字孪生,在提高核电厂安全性的同时降低建造、运行成本。推进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应用,加速核电领域核心工业软件国产化进程,加快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产业互联网平台和全核电产业数字化集群,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核工业竞争优势、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